6月29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二期在全国32个省(市、区)同时开讲。在广州,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系主任范志勇教授以“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为题在广州图书馆开讲。讲座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析了过往“以地谋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而又与日本近三十年来的发展进行对比,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和推进路径。
范志勇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国际竞争新格局变化等方面。在发展绿色化、数字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发生系统性改变的环境下,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必须贯彻新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互补性减弱,竞争性不断强化,在原有的分工体系和结构格局下,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他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了较充分的物质条件。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创新性国家行列,某些领域和产业已经具备领先或并跑优势。同时,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时代特征和规律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突破性发展创造了机遇。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有不少技术创新具有鲜明的前沿性和开创性特征,为我国提供了大体相同的起跑线,我国也因此得以在一些领域摆脱“后发”劣势并实现赶超。
“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培育的动能首先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带来要素禀赋的变革和赋能,带来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形成新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质态演进。”范志勇表示,“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和相应的经济体量,不仅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相应的技术创新、产业突破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和应用场景,而且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创新的市场竞争力。”
范志勇建议,要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即便如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脱离了制造业支撑也将难以在全球经济中维持领先地位。”此外,产业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投资特别是研发投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基础科研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
南方+记者 黄叙浩